目錄
會認識耕水小子是一個短片,影片中看到小孩們很有活力的在打鬧非常吵,有一群熱愛小朋友的志工帶著小朋友做不同的事情,舉凡木工、音樂,各種有趣的事情,那份愛讓我看完影片後留下深刻的印象,並讓我產生了捐款的行動,就這樣我跟「耕水小子」結下了一個緣份。
打開生命的廣度,看見失敗的價值

這是耕水小子的工作是牆上的一段文字,從文字的描述看得出來,耕水小子主要的對象是幫助小朋友打開更多眼界,給予他們更多試錯的機會,而不是透過大人們給予他們的價值。
在支持一陣子後我收到跟水小子在后里所舉辦的活動,那活動上面寫著音樂會,活動的前一天其實我才剛從日本回台灣,當時有猶豫到底是不是要到現場,怕太累,但因為我自己很想支持這個活動,我就還是如期去到現場。

家的100種想像
從后里自造所門口進來可以看到一個攤位的示意圖,有很多志工們製作的手工藝,以及一些簡單的餐點。


門口的攤位

大部分擺攤的人都非常年輕,應該是大學跟介於社會新鮮人這段時期。

園區內有很多看起來是家長跟小朋友在裡面跑來跑去,整體氣氛很歡樂。

音樂會的現場

音樂會表演前有一些重要的貴賓來到現場致詞,才認識了創辦「耕水小子」的人。

在后里自造所的門口有很多贊助的單位LOGO掛在牆上。

木工製作的區域是被圍起來的,看起來空間跟設備都非常齊全而且專業。

在旁邊的這區域小卡片就分享了很多小朋友的想法,以及透過什麼方法啟發小朋友,對他們的成長跟學習有大的幫助。









留下美好回憶的留言。


透過不同的語言體驗來啟發小孩,讓小孩可以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。

小朋友在旁邊跟恐龍玩

耕水小子
「耕水小子」2009 年,黃信吉牧師與高悉音師母在基層福音差傳會的差派下,來到了后里眉山社區,設立了眉山基督教會,提供社區內弱勢兒少課後輔導照顧。而後成立臺中市助扶關懷協會,讓更多資源湧入,帶給孩子更多機會。2016 年,兒子黃仁祈看見母親的辛勞與身兼多職:課輔老師、廚娘、會計、師母,想將自己已習得的教育、設計、提案等專業,與師母一起帶領后里孩子成長與努力。(資料來源)
主要活動
- 長期陪伴:耕水小子致力於陪伴弱勢兒童,提供課後照顧,幫助孩子們面對生活中的挑戰,學會努力與堅持。
- 多元學習機會:該計畫不僅提供學業輔導,還透過各種課外活動和實踐經驗,讓孩子們能夠在不同的領域中探索和學習,例如木工課、音樂表演和旅行。
- 社會企業模式:耕水小子還開設了社會企業「耕水食堂」,透過餐飲業務來培養孩子們的實用技能,如廚藝和農作,讓孩子學習一技之長,幫助他們未來能夠自立。

看見失敗的價值,看見生命的廣度
後記
在四年前我一直想要幫助這個社會的想法迴盪在我的腦海裡,我想要在一個縣市開設陪伴小孩的一個組織,可能是課後輔導這樣的角色,或許是陪伴小朋友唸書給予小孩更多啟發,那時我想加入「TFT為臺灣而教」這組織,我也問了如何加入,也看了說明會的日期,但因為一些事情而沒有繼續,在偶然的機緣下我認識了「耕水小子」,知道後我就開始捐款,到現在我開始思考,那我還可以做更多嗎?或許是不是可以藉由我自己的力量,寫一些文章的力量,讓更多人看到耕水小子這個單位,把更多愛散播出去給更多人知道,如果你願意可以盡一份力量,發揮你的愛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