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
長腿夫婦的由來
長腿的意思,源自於我們夫妻都喜歡做公益,長期認養弱勢孩童,關心社會公益定期捐款,以前有個卡通是長腿叔叔,長期認養一位女孩,久了以後就代表公益的象徵。我們就借用它的這個稱呼,來把我們IG取名為「長腿夫婦」,取夫婦的意思是日文的發音,我們也很喜歡日本的文化,把這兩者做一個結合。
高敏感族群
- 善解人意、珍惜反思
- 別想太多、難承受壓力
- 思慮再三
- 注重細節
- 問題解決者
- 觀察入微
- 尋求意義和目的
相處的方式
我本身就是高敏感人,容易被家庭的情緒所影響,我老婆Jessie比較正向,包容我的低潮,願意陪伴我走出來,不會因為我有出現一些負面的情緒,而要我用其他方式轉移我的注意力,而是幫我一起找方法,陪伴我慢慢的走出來。
怎麼認識的
Jessie是我朋友的同事,是在聖誕節期間辦參加朋友的聖誕派對認識的,當時我已經6,7年沒有認識新的對象,派對剛開始的目的就是找一些單身朋友互相交流認識。
在派對上Jessie給我的印象是很活潑大方,在這次的活動我們交集並不多,之後是我在FB上分享認養小孩的故事才聯繫上,我那時認養的小朋友因為開始打工了,獨立出去工作就脫離了家扶的照顧,因此家扶就不在經濟上支援小朋友,要換一位認養童,10年的認養孩子的關係就這樣結束了,往常每年我都還是會去台東探望小朋友。
神明背後是如何運作的?
龍山寺月老
在認識我那年Jessie 有去拜萬華龍山寺月老,在拜月老的時候會前,會寫上自己喜歡的人具體條件,那時候她是看了Youtuber的影片,想說來試試看有沒有效果如何,沒想到寫完後就半年就認識我。(龍三寺月老真的是蠻厲害的,如果想知道如何許願成功,可以留言,之後分享更多細節。)
神明背後是如何運作的?觀世音菩薩
我人生中剛好遇到一些狀況,開啟我敏感體質,比較容易被無形干擾,當時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,身邊也沒有朋友有跟我相同的際遇,當時我聽我朋友說就試著唸每天「普門品」讓我自己穩定下來,剛開始我在唸經的時候,其實很懷疑這到底真的有用嗎?後來確實有改善,但我想通了或許是對我的考驗,祈求觀音讓我學習,不論任何發生事情我都會接受。
原來神明之間也是互通有無
兩著之間有著什麼關聯呢?時間點很剛好我也是那時開始跟觀音許願,Jessie寫這個條件的晚上,剛好是我的生日時間,非常巧妙,我想應該是在搜尋靈界資料庫時候剛好從那天找起,把我們兩個許願的時刻連接在一起。開啟這段姻緣以後,陸陸續續跟朋友聊到拜月老的事情,才發現原來也有很多人是拜月老後認識彼此的。
工作背景差異很大
沒想到隔了半年後我認識我太太,她的工作是國外業務,認識的大多是外國留學回來或是名校畢業,語文能力很好都在大公司工作,我自己主要都是服務中小企業或是店面,語文能力各方面也不是特別好,彼此的工作跟家庭背景都相差很遠
在跟出去的時候都不覺得我她有可能會喜歡我,所以就只是把她當一般的朋友,我還時常問她她喜歡的類型是不是誰?即便到現在結婚後,我也很常會問她,怎麼會喜歡我。
後記
很巧的是我老婆寫完條件那天,剛好是我生日,通靈的朋友有幫忙問是哪一位月老是怎麼安排彼此的,月老說他們很忙也忘了到底哪一位安排的,但是資料庫是有互通的,如果有需要求姻緣的人可以找月老幫忙,肯定會有幫助,聽朋友說他們也很缺業績。
對於家的想像?Vito 的家庭關係
關於母親
我媽媽在我10歲時候就過於操勞,癌症復發離開去世了,小時候我爸爸在我媽在還世的時候就時常外遇,由於給的家用時常不夠,在我小時候媽媽很辛苦,要照顧我們以外還要時常去打零工貼補家用,才夠支撐我們的家庭生活。小時候父母常常吵架,吵架完候母親會抱著我痛哭,那個場景跟畫面我現在歷歷在目。
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
在我媽離開後,因為母親的離開,家中頓時沒有依靠,國中的期間我時常會想「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」,每天都生活的很憂鬱,雖然有兄弟姊妹,但彼此各自的過著生活平常沒有什麼交集,在爸爸的高壓統治之下我們每天都過得不是很開心,見到我們就是大聲斥責我們。
大家彼此都帶著仇恨跟著我爸爸互動,都覺得是我父親害死了我媽,大家還沒從母親離開的傷痛中走出來,家庭的的關係變得破裂,我們兄弟姐妹都試圖要從這個家中逃離出去,覺得遠離了這個地方,經濟獨立我們就可以得到救贖,可以開心地過生活,漸漸的大家把目標都放在自己身上,只要能夠離開這個家就太好了。
終於可以逃離這個地方
當我唸五專時開始住宿,心中感到終於脫離了這個地方,每當到了週五,同學都很期待回家趕著去坐車,唯獨我只想要躲在宿舍哪裡都不想去,我爸只要我們不回家,就會打來罵我們訓斥我們要趕快回來。
年少的憂鬱
回到家中雖然空無一人,好在還有寵物陪我,家中沒飯吃的也沒有人在家,被迫每週都要回家,當時的我時常壓抑著我自己的孤單,好幾度我都覺得我有憂鬱症,長期麻痺我自己的感受,讓我不要去感受這個感覺,內心時常感到孤單。
在15歲的我這份感受無法跟旁人訴說,即便我跟朋友說了,他們也只會跟我說別想太多,就算說了又能改變什麼?只能自己一個人消化著。
沒有存在的價值
爸爸還會一直埋怨我們唸書花了他很多錢,每次只要拜託他,他就會提到我們太愛花錢,三個人小孩學費很高,給予我們小孩很巨大的壓力,深植在我們心中想要趕快出社會,去賺錢不要再拿他的錢,要過好自己的生活,這個想法對往後的我有很大影響,當時時常會想我是不是沒有存在的價值。
深思著這些事情到底帶給我什麼意義
在那十幾歲的我,每天都在思考生命為什麼會這樣,為什麼我會遇到這些事情,有天突然我領悟到,雖然我很想逃避這些感受,但「我現在不去面對的話,我不想要等我年紀大了才來面對。」於是我把我的吉他課時間選在週五晚上,逼得我自己一定要週五回家,再也沒有理由不週末回家了。
難以下定決心
家給我的感覺是一個負面的印象,因此我是很抗拒進入一段關係,家幾乎是個冰冷的象徵,這讓我很害怕再進去另個家庭,因為我好不容易從這個家脫離出來,又要進入另個家庭對我來說很抗拒很大的挑戰,我幾乎是抱持著我要自己一個人過完下半生的想法。
單親家庭對於親密關係的影響
無法分辨是哪種關係
由於小時候的家庭背景造成我會於情感的不是那麼正確的認知,我們會把更多感情投注在身旁的朋友上,以至於放大周遭朋友對自己的關心,因為家中缺乏的關心,誤以為別人對我的好意是一種喜歡或是更超越彼此的關係。
- 朋友:對待朋友像家人一樣,由於太孤單了,害怕失去,不知道分界點無私的付出。
- 長輩:同學的媽媽做飯給我吃,當她談到我同學,都喜歡吃這些特別準備給他,我內心感到特別的激動。
- 對象:出社會後喜歡的女生,即便只是騎車幫我蓋上衣服,可能是好幾年來沒有得到的溫暖感受。
與父母和解
- 接受這就是自己的家
- 同理父母也是受傷的孩子
- 理解父母過往的家庭背景
- 看到他內心的渴望
- 發願祝福希望彼此能夠更好
- 用行動表達自己對他的愛
單親家庭對於親密關係的影響
無法分辨是哪種關係
我知道家庭造成我內心的影響,但即使是如此,我認知道到很多人的家庭也都跟我一樣,只要我有能力我就要為這社會付出心力,在我心中萌芽著,我清楚知道在孩子的心理是多麼渴望被愛,即便我很少感受到愛。
在我剛工作第三年薪水比較好時候,我就認養的第一個小孩。
後來我抱持著,我想要交到好朋友遇到好對象,我都盡可能地用我的真心付出對待每位我眼前的人,因為我是多麼渴忘的被同等的對待。
我們彼此的家庭故事
是如何從抗拒婚姻到接受到進入家庭
那時候談到要結婚的時候,我自己非常猶豫,覺得沒有能力照顧好一段關係,我好不容易自由了,從一個家離開了,難道我還要再進入另個家庭,讓我陷入了長時間的思考。
剛開始去到Jessie家見到他父母時候,一開始非常不適應,每天在一起相處緊密的互動讓我感到特別的彆扭,跟我家生活的方式有很大不同,回到房間時候,我有跟Jessie訴說我想要早點回桃園,當下Jessie還是有點難理解我的感受。
讓我看到不同的關係
直到我後來更認識了Jessie的家人後,感覺到父母對子女的愛,她媽媽也是把我視如己出,沒有把我當外人看待,讓我對於成家的想像有所改變,特別是跟她阿姨一起去西藏後,即便在那之前我們幾乎沒有什麼互動,在這段十天的旅程,感覺到阿姨對我的關心就像對待自己兒子一樣那般照顧。
明白我遇到的困難
前幾年疫情期間,遇上我爸爸出車禍,開放性骨折身體不好住院休養,需要家人陪伴跟照顧,那因為我工作比較彈性,加上那陣子也比較少,我就跟我姐輪流照顧我爸,考量到收入其實不是非常穩定,對於結婚的事情我始終很難下定決心,這段期間Jessie也特別跟她媽媽溝通我家的狀況,的狀態要她放心。
不適應彼此家庭習慣該如何接納
彼此家庭相處方式有很大不同
剛開始我們彼此都很難適應各自的家庭狀態,家人跟親戚關係的互動方式有很大不同。我們家的關係比較疏離,講話比較迂迴,說話用詞要特別小心,免得會得罪對方,相較起來我的家的人是希望對方來關心自己比較多。Jessie家是比較熱情,會跟父母討論內心的想法,爸媽會給予幫助與支持,親戚間的關係很緊密,每個月甚至每週都會到親戚家拜訪,和親戚的小孩互動,彼此之間有困難時,也會提供協助。
彼此生活和工作如何互相配合
讓我們發揮自己所擅長的部分
我工作比較彈性,比較多零碎的時間可以幫忙多做家務,讓她在工作上可以安心的上班,每天我都會做飯,讓她帶便當去公司,讓她回家時,就有晚餐可以吃,一起享受晚餐,談談彼此今天發生的事情。
彼此生活和工作如何互相配合
讓我們發揮自己所擅長的部分
她能夠理解我要照顧到我爸爸跟家人的感受,大部分的時間會我都會先關心爸爸跟家人,才來處理我自己的事。我們會互相認識彼此的朋友,每當有聚會就會帶她去認識我身邊的朋友,大部分的女性朋友都很容易跟他變成好朋友,彼此互相追蹤IG,時常會互相聯繫。
夫妻之間的信仰問題
宗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生活
剛認識Jessie時,我剛開始信仰佛教,那跟我的體質有關,她家算是道教,也會當內心感到煩躁的時候也會唸經,會接納我時常需要念經,或是聽我講最近發生的事件,時常給我鼓勵,我們也會常常一起去廟裡拜拜,曾經有段時間幾乎每週都去,我們甚至會去找看看哪邊的廟宇是滿漂亮的,去廟裡逛逛。
了解我所遇到的困境
那段時間時常會感覺到不舒服,無形干擾的不舒服,有幾次住飯店時候,我都會感到有個東西跑到我身體裡面,晚上睡覺時候都會感到很恐懼,這也都是我沒遇過的事情,有陣子不論我住哪邊我身體都會感到不舒服。
甚至在Jessie之前的台北租屋處住幾天,我整個人就昏昏欲睡,幾乎一週無法起來工作,其實我也找不出確切的原因到底為何。
我朋友就叮嚀我,是因為我的氣還太弱,容易被干擾影響,只要多唸咒語就可以改善。
耐心的陪伴,讓我自己尋求答案
這些事件的發生,Jessie也不覺得我是疑神疑鬼,或是要我去看醫生,不要想這麼多,而是尊重我的處理方式,讓我慢慢地摸索跟理解,每當我講到發生這些事情的時候,她也都很有耐心尋找身旁的朋友給我幫助。
夫妻之間尊重彼此的興趣如何創造 / 培養屬於我們的興趣
學習互補的相處方式
我們彼此不干預對方的興趣,還會互相鼓勵幫助對方更專注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。我喜歡打羽球,會陪我一起找教練訓練,打到後面會受傷怕會受傷就沒有打了。Jessie 喜歡拍照打卡,網美甜點下午茶,配合她想要的生活我就學習怎麼拍照,呈現出她想要的照片感覺。Jessie 喜歡有儀式感吃飯,方式加上我喜歡做菜跟買漂亮的盤子,就把創造在家裡吃飯時有儀式感。
如何在對的時間點深度的溝通?吵架該是如何應對
我們的溝通方式:深度的聊天過程
剛認識時候我們有很長時間的電話聯繫,每晚幾乎都會講超過一個小時的電話,大多是分享很多對事物的看法,很多內心的想法,交往期間已經有很深度的溝通。
有爭執的時候怎麼辦?
有爭執的時候我們不會超過一天,會徹底的溝通雙方喜歡的方式,對方可以接受別人的意見跟想法然後去改善,同樣的也會作接受對方的建議修正。
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見時候,我們會先說出彼此的看法,站在兩個人的生活背景下會有不同的立場,沒有對錯點到為止就好,吵架的話,不管是誰都會先道歉,我們兩個人都會彼此道歉,兩邊都會對於剛剛的情緒上做反省。
該在什麼時間點,提出對方的問題
當你覺得對方想法不同時候,不是一定要在那時間點提出來,會在那時候吵架,應該要在對方受到其他類似的情境中,遇到了相同挫折,然後他來跟你討論這個事情的時候,說出自己在這個時間點上對於這件事情的觀點。
當下發生的事情跟,之前發生的事件的共通點是什麼,來告知對方做一個修正。
有不同層的溝通層次,夫妻談話都會
- 只聊工作、天氣時事新聞、工作業務
- 談到興趣、愛好、人生觀、價值觀,能對一些事物能提出不同的見解
- 說出心裡話,互相坦率的表達自己
- 夫妻之間無話不談,幾乎沒什麼隱私,無論喜怒哀樂都可以放鬆地說給對方聽,除了信任之外,還能理解對方、接納彼此的所有,可欲不可求的心靈伴侶
灌溉愛的親密關係
只要對方好,我就過得好的信念,時常互相關心,把對方的事情當作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來看待,共同經營屬於我們的家。
獲得愛的方法
第一步就是:擺脫你的父母,而是不是真的擺脫父母對我們內在的影響。
第二個重點:絕對不要要求完美。你没有權利對別人做任何要求,學習對任何事物的感激。
第三件事是:與其去想如何得到愛,不如開始給予。如果你給予,就會獲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