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生家庭|「你都不說,我怎麼知道?」──原來我早就不敢說了,如何成為自己

從小我就是兄弟姐妹中,最沒辦法表達意見的人,畢竟我是老么,只要我跟年紀比我大的家人相處,閉嘴就對了,多數相處時間就是聽大家怎麼說就怎麼做,本以為大家出社會工作以後,漸漸的會溝通比較順暢一點,沒想到卻變得更激烈。

「你都不說,我怎麼知道?」── 原來我早就不敢說了

那讓我不經的懷疑到底,為何會變成這樣的相處方式我也是很困惑,只要談到一些事情就會變成命令與說教,只要提出不同想法,對方馬上登出發怒,我本來以為這是跟父母相處才會發生的事情,沒想到跟兄弟姐妹相處才是最困難的部分,尤其是跟自己年齡最接近的姊姊,每次想到我都感到壓力特別的大,曾經還為此患上了PDST,當時我只要見到我姊我就開始發抖,讓我想逃離這段關係。

會患上PDST的原因是,從原本想跟她談我自己發生的故事,那個當下我就被狂飆說請說重點,後來我明白我不能跟他這樣談我就漸漸的少找他討論,變得比較明確決策的事情就會問她,她就會表現出特別沒有耐心不想要聽我講,後來我的話就變得比較少,變成當她有想法要找我講時候,我才更進一步表達,有點想法跟她不一致就開始發怒,嚴重一點爆哭或爆怒,最後面對到她的想法跟任何意見,我選擇沈默或離開。

有天她突然跟我說:「你都不表達,我根本不知道你在想什麼。」我當下聽了有點哭笑不得。

這段過程中我內心經歷了許多波折,我曾從她剛開始爆怒到爆哭的這個階段我意識到,她可能內在狀態並不是那麼穩定,我試著跟她談看看為何會有那麼大的情緒反應,但她的回應卻是:「我只是講話比較大聲一點而已我沒有生氣。」,反過頭來要用情緒把我壓制住,我從原本的關心,到後來我自己受傷太深,已經承受不了這樣逼迫的關係,我需要長時間看佛教相關的內容來幫助自己穩定以外,要額外的去諮商讓我自己情緒狀態好一點。

我曾以為,父母不在後我們會更靠近,但沒有

我本以為父母離開我們家人會更懂彼此的傷痛,而明白怎麼互相支持彼此,我最常聽到二姊在講述很多她認為家應該要怎麼樣才對,很多很棒的想法,但換到實際的場景時候,面對到自己的需求時刻,這些聽起來很棒的想法都變成是另一件事情,我時常感覺到很困惑,我到底該要怎麼做。

當我接觸到薩提爾時候我才明白,這些都是源自於我們家庭缺乏愛所造成的後遺症,那是因為我們從小的溝通慣性已經建立起來,要改變實在是非常困難的,有天看了「李崇建 TED 演講」,才讓我開啟薩提爾大門,我才明白家族彼此之間的關係到底為何。

比父母還像父母,用情緒來說服你

有段期間我只要做什麼不順我姊的意思,就會被糾正,但她糾正我的時候我會回應她,她也是如此的時候,她會給我一個尷尬的笑容,但她還是依舊一樣,我有時候會感到精神錯亂到,到底是什麼角色,她會一直告誡我,大姊因為什麼事情在生氣要我多注意一點,我哥因為我做什麼事情會讓不高興,要我不要這樣做,或是親戚對我是什麼想法,要我不要這樣不要那樣,我始終會覺得我到底做錯了些什麼?我們已經是35歲以上的人了,卻還無法用成熟大人的溝通方式,用的是暴怒激動來勾勒出彼此的需求,原本我是超理智的狀態,但因為家人用理智的方式會被說成,不知道你表達什麼,二來不明白你到底要什麼?最終才變成需要很激烈的方式溝通才可以。

我真的可以做自己嗎?

在滿足大家的需求背後,那個我在哪?大家都要我去配合大家,大家都要我去滿足大家情緒,那我到底在哪,只要我不配合我就是犯錯,我何去何從從不討論事情合不合理,母親已經都離開了,父親也不在管我們了,反而我還要一直背負著哥哥姊姊每個人對我的意見,當我不配合,我二姊就會不停地停醒我,要去無條件配合大家以外,那有誰願意來問問我的感受,我到底在哪?我覺得我已經做得很好了,但有誰真的跟我談過聊過關心過我嗎?

沒有,大家只關心自己

當我真的關心我姊姊的背後,我花了10年終於讓他跟社工談談,準備預約諮商礙於工作更讓他感興趣而沒有進一步的去預約,這10年讓我內在崩潰了好幾次,換來了卻是我自己的日子卻是不好過,但我得到了什麼,得到了一句:「你這些東西我都不需要。」我沒有要你這樣做,這些冷漠到我無法回應的話。

我的躲藏跟遠離是希望我至少還有活下去的勇氣,那種壓迫讓我感到無比的痛苦,大家背後嘲笑我說:「不說話的人還可以結婚。」說實在不是不說話,而是不想跟你們說話,你們到底有沒有想過還自以為自己多高尚。

Vito Hsu
Vito Hsu

人生的自我修行,是一條透過覺察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旅程。當我們學會照顧好自己的內在,才有餘裕追求更深層的靈性探索,人際關係自然會變得順暢,家庭關係會變得更好。學會在生活中實踐覺察與成長,透過內在修煉,在生活中不斷提升自己,找到內在和諧的方式。
想要教練對話:可以FB私訊我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